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论坛 -- 正文

学术讲座|胡冰川:时空迂回中的农业经济学

发布日期:2022-10-07   点击量:

2022年10月7日下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农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胡冰川教授以“时空迂回中的农业经济学”为主题,在北综合楼221教室开展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涛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胡冰川教授介绍道,时空迂回中的农业经济学要先从农业的故事开始讲起。胡冰川教授引导同学们思考饥荒问题,又介绍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即产出增长和人口增长一定是平衡的,除非采取王朝更迭的手段,把所有的技术和产出的差异变成剧烈的社会及政治局势的变动,并以此为据解释了20世纪初人类面临的饥荒问题的来由。接着,胡教授由点到面,通过甘孜州水电站职工甘宇荒野求生17天和解放战争时期长春被围两个月的例子,讲述了饥荒问题中时期和时点的差别。他表示,饥荒问题需要在一个特定的价值体系里来看,并且这个价值体系一定要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方位里。同时,胡教授提醒同学们,看待饥荒问题应当将一般性的视角和特殊性的视角区分开。

接着,胡教授引入了储备的概念:储备是总产出减去总消费以后,在跨期时产生的库存。接下来,胡教授用巴格达国王在金库里被饿死的故事来阐释储备得以发挥效用的实质——只要财富能够被贮存,它就能产生储备,在储备带来跨期的优化和决策中,便蕴含着人类对抗饥荒的新能力。

随后,胡冰川教授通过埃及与新加坡两个国家的例子,具体生动地向大家展示了国家面对粮食问题的不同应对措施。在多子多福的社会风俗之下,埃及人口过度增长,本国小麦产出不够而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同时政府对食物无限制补贴,国内小麦价格不升反降,最终导致国家的经济生产和物质消费出现矛盾,进而导致饥荒;而新加坡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小,但致力于发展立体农业,最终实现食物自给率的高速增长。接着,胡教授提出:当资源的可获得性越来越强的时候,即连续性越来越强的时候,储备的重要作用就在下降,并且通过车厘子、三文鱼等食物的全年无间断供应为例对此进行印证。胡教授还谈及俄乌冲突的影响,他表示:冲突结果经济化、区域成本全局化以及长期成本短期化都是俄乌冲突可以预见的后果。

之后,胡教授为大家讲解了城乡的问题。胡教授从公共服务的起源开始,借伦敦城史详细说明了城乡其实只是人为建构的、以期解决经济效率问题的时空规划。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必定会带来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区隔,社会需要和庇护所的区分带来了城与乡的差别。其中,胡教授重点讲解了城乡概念的人为建构问题,并提醒大家应当尽可能地消除人为认识的偏差,理性地认识客观世界。

接下来,胡冰川教授为大家讲述了科技方面的农业经济学知识。胡教授从进化和人类认知谈起,讲述了从感官选择到杂交育种,再到分子育种和智慧育种的历史进程,体现出农业科技水平随着理论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了提高。胡教授总结道,农业科技一定要通过经济起作用,经济效率是通过市场以及价值实现的。胡教授接着强调,同学们应当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和科学能力,面对现有的科学的缺陷、市场的缺陷以及认知的缺陷,要不断地更新自己获取的知识。

讲座临近尾声,张涛教授表达了自己对本次讲座的感受。他认为本次讲座如一首散文诗一般,将散文与经济学非常生动地结合起来,同时又形散神聚,通过运用经济学的思维和分析方法,来回答时空迂回的农业经济背后的本质。

在最后的提问交流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提问,胡冰川教授耐心地一一解答。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农业经济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体会,也对于自身的认知能力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至此,本次讲座完美落幕。


版权所有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邮编:102488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