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在浩如烟海的学术宇宙中,你追踪前沿问题,渴望找到那片交流的璀璨星空?
是否在探索学术世界的道路上,你撰写学术论文,期待那份点亮灵感的神秘火花?
是否在攀登学术高峰的征途中,你学习研究方法,期盼遇见那些志同道合的伙伴?
亲爱的学术追梦人,你的渴望,我们听见了!现在,一场前所未有的“学术奇遇记”正向你招手!“拾锦工作坊”已经点亮它的智慧之光,等待着每一位勇敢的探索者加入!在这里,你将:
遇见学术前沿的领航者,与他们并肩,探索未知的学术领域;
激发灵感的火花,让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出最耀眼的学术成果;
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攀登学术的高峰,享受探索的乐趣。
学术的盛宴已经为你备好,只等你来,一起开启这场充满惊喜与收获的旅程!
【拾锦工作坊第六期·鉴文】
刘宇洋、蔡诗芬|组织经济学与企业的本质
题目一
《The Firm as an Incentive System》
主讲人:经济学院2023级博士生刘宇洋
互动评论人:经济学院2023级博士生黄锦儿
主持人:经济学院2024级硕士生邢春苗
文献来源: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4, No. 4 (Sep., 1994), pp. 972-991
文献简介:Holmstrom和Milgrom于1994年发表的《The Firm as an Incentive System》探讨了企业如何通过互补的激励工具协调员工行为。作者指出,传统理论(如Coase的交易成本理论、Williamson的资产专用性理论)仅关注单一激励维度,但现实中企业需综合运用绩效薪酬、资产配置与任务设计,以平衡员工在多任务环境下的努力分配。文章构建了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强调当任务间存在替代效应时,单一任务的强激励可能引发其他任务的努力不足,因此需协调各类激励强度。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主要关注雇主和雇员在不同风险偏好下的代理成本问题,并不刻意区分企业和市场这两种不同的组织而Holmstrom和Milgrom(1994)将企业的本质解释为一种激励工具,并在“雇佣”和“独立承包”的选择中讨论了企业的边界问题,属于完全契约下的企业本质理论。
题目二
《The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 The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
主讲人:经济学院2023级博士生蔡诗芬
互动评论人:经济学院2024级博士生张玮雯
主持人:经济学院2024级硕士生邢春苗
文献来源: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ume 87, Number 3 Nov., 1981
文献简介:经济组织研究的交易成本方法将交易视为分析的基本单位,并认为组织研究的核心是节约交易成本。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成本主要与人、特定交易、市场环境三个维度的因素相关。市场中的人是“有限理性的”,并且行为人还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特定交易方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市场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潜在交易对手数量。文章通过对交易成本影响因素的分析来实现最优的治理结构,即确定公司和市场的边界和设计组织内部雇佣关系结构。
时间:2025年4月20日(周日)19:00-21:30
地点:教学楼201教室
欢迎同学们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群聊
我们后续活动通知将在群里发布~

拾锦工作坊简介
拾锦工作坊成立于2024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团学组织主办,旨在通过研讨工作论文、前沿论文和经典论文活动,提升经院同学的学术视野与写作能力。
·时间安排
每三周一期,每期约1-1.5小时
·活动内容
每期工作坊将邀请一名汇报人,汇报论文包括但不限于本人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撰写的工作论文、已发表论文、前沿论文和经典论文等。邀请学院老师和论文写作经验丰富的同学担任评论人,给予论文写作建议和相关研究分享。讨论环节中,参与师生可结合论文内容等进行自由交流。
·活动分块
呈果:汇报人报告工作论文,邀请互动评论人为论文提供修改建议。
鉴文:汇报人报告前沿论文与经典论文,邀请互动评论人探讨相关问题。
撷英:汇报人报告本人已发表论文,分享论文写作与经验,并为参与同学解答疑惑。
·活动对象
(1)刚接触论文写作,对论文写作无从下手的同学;
(2)有一定理论基础,但阅读论文吃力的同学;
(3)对计量方法感兴趣,计划开展相关研究的同学;
(4)正在进行学术创作,计划投稿、参加论坛或保研夏令营的同学;
(5)对学术前沿具有浓厚兴趣的同学。
拾锦工作坊招募火热进行ing!
赶快加入我们吧!让拾锦工作坊成为你学术征途中的温馨港湾,让每一次探索都成为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在这里,期待与你一起,书写学术的传奇!
工作坊热烈欢迎经管类专业本硕博同学报名。您可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汇报人与评论人,我们将适时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