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青苗
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术科研 -- 香樟青苗 -- 正文

香樟⻘苗简报|郑世林:科研人生——论文写作和政策研究

发布日期:2021-07-30   点击量:

郑世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曾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学术兼职为《产业经济评论》执行主编、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等。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季刊》,China Economic Review,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Finance Research Letters,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等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荣获第四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中国信息经济学理论贡献奖、《光明日报》2017年中国智库成果奖等。

2021年7月25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郑世林老师担任青苗计划主讲人,主题为“科研人生——论文写作与政策研究”。本期讲座由赵嘉珩主持,第四期青苗计划全体学员参加。

讲座开始前,郑世林老师表达了对同学们坚持⻘苗计划线上课堂参与的认可与鼓励,老师了解到同学们前几天的学习是比较辛苦,所以本次讲座老师选择了更为轻松的内容,以个人的经历向同学们讲述论文写作与政策研究,并以论文写作的讲解为主加以表达自己对学术研究的思考。

首先,郑世林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三个问题:“你有没有想你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会不会为了一个理想,为了自己的热爱,锲而不舍,千疮百孔,仍然会面带微笑,不达目的不罢休?”,“你会不会觉得想法变成了现实,是一件很文艺、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却是坚持学术研究所需要深刻思考的重大抉择——有同学想要从事学术研究,有同学想要拿到高学历以寻求更好的工作,也有同学在各种抉择中徘徊。郑老师认为,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前进的方向;做研究并不是舒服自在的,想要取得成果需要坚持,甚至需要一股韧劲和狠劲,如此才能经历磨难,千疮百孔仍微笑面对;经济学研究需要有理想,甚至是幻想,一个人对学术没有兴趣,没有追求,那这个人就不适合研究,学术研究并不是一个逼迫自己便能取得成就的过程,与自己的兴趣挂钩才是取得成果的重要前提。

郑世林老师以香樟⻘苗计划的简历审核为例,介绍了拥有一篇成熟的论文在个人学术研究进程中的重要性。在本次香樟⻘苗计划人员审核中,拥有成熟的论文的同学更容易入选,此外,拥有香樟⻘苗计划的参与经历在同学们以后保研与申博的过程中也会成为强有力的材料。同时,优秀的论文成果更容易受到一流导师的关注,所以立志于学术研究的同学更需要拥有一篇自己的成熟的论文。当然,有的同学可能将来不会从事学术研究,但具备了研究能力的人更容易在如今的社会中立足,拥有更多的选择,找到更好的岗位。

然后,郑世林老师讲述了香樟经济学术圈的建立过程:最初只是一个远在国外独自求学的学子的一个小想法,之后便是经济学同好们的QQ交流群,再到现在五百多成员的微信群,原来的那些稚嫩的经济学学子,如今许多已成⻓为经济学各专业的引领人物,而曾经的学术交流也从简单的“你我他”变成了“你们、我们、他们”。一个小小的想法转化成现实,改变了一群人,而这群人,坚守初心,以经世治国为己任,致力于影响一代人。同时,经过郑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香樟⻘苗计划的成⻓也是颇为曲折的,而正是曾经的曲折向我们展示了香樟⻘苗计划的生命力。郑世林老师表示,香樟的朴实、低调、分享与创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经济学界的认可度也日益提高。

之后,郑世林老师就论文选题进行讲解。郑老师认为,论文选题应该来源于生活,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发现身边别人看不到的现实。其次,人生阅历也是发现论文选题的重要基础。当然,阅读高质量的文献仍是获取论文选题的重要方法。老师以自己带领学生在每周组会中阅读的文献为例,从两个方面介绍论文选题的技巧。第一,“小题大做”:从小处着眼,发现并以更为宏观的内容解释小的主题。郑老师举例了美国大片进入中国市场后,好莱坞选⻆方向开始受中国市场影响的论文研究——研究着眼点只在好莱坞选⻆视⻆,但利用的却是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偏好正影响着发达国家的现实。以往是我们学习⻄方,如今是我们开始影响⻄方,这一篇论文就是从小处着眼,捕捉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此外,老师还举例了从特朗普发推时间的分析到研究熬夜与情绪的关系、颜值高低对升学就业的影响分析、互联网普及程度与离婚率的研究分析。这些研究都是“小题大做”,从小的研究着眼,发现并利用更为宏观的内容解释现实。第二,“大题小做”:大的现实利用更为微观的内容来研究。郑老师举例了一篇研究宗教信仰与经济社会关系的文章,通过对伊斯兰教人口与斋月⻓度的研究发现,斋月这一宗教活动会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但能使人们的幸福感增加,这就是一个大的主题落实到小处的解释分析。一篇讲南北差异的文章也是如此,将南北差异这一宏观的现实利用南北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南北方人员的观念差别。此外,老师还介绍了土豆种植与城镇化的研究分析,雾霾与健康分析等文章,这些都是“大题小做”的典型。对于以人生阅历为基础的研究,郑世林老师从自己的以学术经历为基础,思考Tenure-track对于研究发表的影响。经过分析发现,由于Tenure-track的原因,海归博士有激励发表更多的文章,而由于学术竞争关系,国内的博士也受到激励的产出更多的学术成果。郑老师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讲述了自己亲历SARS时期想到并着手做出的“SARS对贸易的影响”的研究内容。

此外,郑世林老师还提出要做本土的现象的观察与理论的抽象。在这一部分,郑老师提到两个方面,一个是项目制,一个是试点制。郑老师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证实了项目治理的重要影响,通过中央的规划,项目制成功将计划与市场结合:中央立项使各级政府之间,企业之间形成竞争,使企业与政府捆绑在一起,提高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刺激了创新发展,带动了经济发展。当然,项目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资金浪费、产能过剩、不平等竞争以及腐败等仍需要提出可行且有力的政策予以治理。对于试点制,郑老师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讲述了深圳特区建立的历史过程,丰富了同学们对此的认识。郑世林老师还提到了中关村高新科技园区的建立与发展,指出中关村模式的成功很大部分来源于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这里有自主的技术,有自主创新的能力。通过复制中关村模式,我们国家建立了诸多高新科技园区。郑老师认为,研究“高新区的试点对中国城市创新的崛起有什么影响”这就是来源于中国本土现象的观察,我们要做中国的有生命力的研究,从中国问题出发。要敢于冒险,创新,要做有趣的,有意义的,思想启发的学术研究。

之后,郑老师在论文写作方面就学、读、看、听、想、写六个方面提出“多”与“精”的建议,在“多”与“精”之间做出权衡。郑老师还就论文投稿方面提出自己的⻅解,老师认为投稿的论文总是避免不了修改,一定要听取审稿人的建议认真地修改论文。同时,要多与学者交流,争取认识知名学者并寻求合作。年轻的学生如果有机会与有经验的老师合作这将是学生提升最快的阶梯。郑老师还建议,作为一个写作者、研究者,我们要热爱自己的文章,将它看作自己的孩子的热爱。虽然写论文很重要,但我们要展现作为学者的人文关怀。此外,郑老师认为,作为学生,参与社会调研也会成为进行学术思考与研究的重要启发。

在老师讲座的过程以及讲座的最后,同学们都积极与老师交流,对于自己学术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现状与困惑向老师提出问题,包括个人研究中缺乏老师指导的困境,论文选题方面想法很多但不知如何选择的困惑,还有学术研究的知识储备是预先完善知识还是“干中学”的疑问等,郑世林老师都给予了同学们详尽的解答与建议,让同学们收获良多,更明确了前行的方向。

感谢郑世林老师为本期⻘苗计划的付出,作为本期青苗计划的发起人和主讲人,郑老师始终站在学生⻆度,在讲座设计与师生交流各方面精心安排,力求让处于不同学术研究阶段的学员们都能收获尽可能多的知识,用心颇深。希望同学们能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继续保持参与度,收获更多丰富的知识!讲座至此圆满成功!(文案:陈文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版权所有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邮编:102488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