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涛
教育背景:
1998、2004分别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获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博士学位。
2007年2-8月,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2004.7-2019.5,任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2008年12月晋升教授;
2011 年晋升博士生导师,2014 年晋升三级教授,2015 年入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者计划.
2019年5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任外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室主任;
研究方向:
政治经济学、演化经济学
社会兼职: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
荣誉奖励:
2006经济学院科研成就奖。
2006经济学院教学院长奖提名奖。
2011年,湖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科研成果:
(一)专著:
1.《政府竞争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理研究》,独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出版。
2.《交汇与分野——马克思与演化经济学家的对话》,独撰,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3.《演化经济学讲义——方法论与思想史》,独撰,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二)译著:
1.《富国为什么富,穷国为什么穷》2008年缪尔达尔奖得主赖纳特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三)译文
1.《法律的制度基础——习俗和私有秩序的不足之处》,翻译,发表于《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第2辑,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举办,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出版。
(四)参编与参著
1.《新制度经济学》,撰写第4、第14章,,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政治经济学》,撰写第9章,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转轨经济学》,撰写第2章,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4.《曼昆经济学原理习题辅导》,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五)主持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06BJL006,2006年立项,2010年1月结项。
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生物经济学最新进展研究”,项目编号10YJA790218,2010年立项,研究中。
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湖北硒产业集群化对策研究”,2006年立项。
4.湖北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教育课题,“西方政治经济学教材对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的启示”,2011年立项。
5.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研究课题,“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2006年立项,已结项。
6.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课题,“马克思的地理经济学研究——一个演化的视角”,2008年立项,已结项。
(六)科研成果
数字经济的增长效能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7期 |
人工智能如何为高质量发展“赋能”——ICT时代的启示与AI时代的应对之道 |
人文杂志, 2020年第5期 |
新基建的新意义 |
红旗文稿, 2020年第10期, |
形成新发展格局 迈向高质量发展 |
《光明日报》理论版,2020年11月19日 |
强健我国产业发展的“筋骨” |
人民日报理论版, 2020年2月4日 |
高质量经济活动:机制、特定性与政策选 |
学术月刊,2020年第4期 |
人工智能、奇点时代与中国机遇, |
财经问题研究,2018年第12期 |
产业协同、高端保护与短周期迂回——中兴事件的新李斯特主义解读, |
人文杂志 2018年第9期 |
社会—政治范式与技术—经济范式的耦合分析——兼论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政治范式 |
经济纵横,2020年第11期 |
区位差异、企业能力与企业边界——对威廉姆森模型的拓展, |
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2期, |
企业生产行为的决策——基于过程理性的分析 |
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 |
制度、企业家精神与长期经济增长 |
学习与实践, 2015年第5期, |
“汉江”奇迹与“马来”困局——基于演化发展经济学视角的比较 |
亚太经济, 2018年第1期 |
发展型国家视域下的中国镜像:中国发展辨析 |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 2017年第12期 |
中国存在古德温周期吗 |
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第5期 |
循环累积:社会结构、经济活动和政治秩序 |
学习与探索,2017 |
技术—经济范式与资本有机构成变动 |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7 |
去技能化被证伪了吗 |
当代经济学研究,2020.10 |
李斯特谱系:一再被强调的国家和逐步被重视的社会 |
思想战线, 2016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