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项目
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国际合作 -- 交流项目 -- 正文

牛津项目感言

发布日期:2022-01-07   点击量:

结业典礼用烟花来收尾,“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正合此时此景。因为新冠疫情,来自大江南北的我们通过网络连接上了大洋彼岸的牛津教授,虽然隔着山海、等着时差,但我们思维在同样一个频率不断碰撞,教授仿佛就在身边对话。

三周的课程设置丰富多彩,让我感受到了牛津教学的不同风格,讲座前大部分教授会发送相关材料,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阅读,也是我第一次接触长篇英文文献的阅读,最开始无从下手,读不到一页就注意力分散了,还好咨询了老师英文文献的阅读方法,从标题到摘要一步步精确锁定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给了我很多帮助。从前不敢发言的我,也被研讨会的氛围感染,教授提出的问题我会仔细去思考,也会努力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各种课程设置互动程度不同,每个教授的讲授方式不同,甚至教授的英文口音不同,这些都会给刚刚接触到全英文教学模式的我带来一定困难,但这正是我所期待遇到的,我希望通过展望计划了解自己是否能适应英国的教育模式,很感谢这次课程给

抱有期待,但通过本次课程我收获了意料之外的惊喜。

我真正知道了辩证思考,我们应敢于去质疑、敢于去求证。我们小组研讨的内容是关于“提高最低工资好不好”。高中历史课上,有讲述过美国工会曾提出提高最低工资,结果却是成本提高、工厂裁员,导致了更多的人失业,反倒不如原先都能拿着一份稍低的工资。我拿到这个问题时,自然地联想到了高中课堂上的内容,我下意识觉得“提高最低工资不好”。但令人意外的是,教授给了我们几篇最新的研究文献,我发现在美国部分地区提高最低工资后失业率并没有上升,遗憾的是,大部分的研究报告都倾向于去证明提高最低工资的不利影响,研究者会倾向于调整变量或忽略一些因素去印证大多数人本身的想法。

这给还没走上科研之路的我敲响了警钟,我曾真正辩证思考过吗?这个问题我似乎给不出回答,曾经按照辩证观点写过无数主观题,但那都是别人的观点,我结合着写上答卷,我从来都不敢自己去思考,因为我不是名师大家,我害怕出错。其实进入大学以来,许多老师说过“大学的学习方式和高中不同了”,但我从未意识到不同在哪,这次课程给我打开了新的思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就是学习方式上的一个改变。正如培根所言,“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我还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尽管我们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但因为有着相同的期许聚在了一起。

项目刚开始,所有学生就被随机分成了三人小组,我们每天会在群里一起讨论讲座内容,会互相请教没有掌握的内容,会给第二天有驾考的同学加油支招……我们在准备研讨会上展示内容时,都会积极地分享自己的看法,主动地分担任务,高质量地完成各自部分,展示前一晚我们进入会议模拟演示,很惊喜地发现,我们是一个天生默契的小组,都想到了同样的衔接,都考虑到了为下一位展示的同学留有空间,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小组。短短三周课程,素未谋面的我们仿佛认识多年的好友,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志同道合”的魅力,我们有不同的背景不用的未来规划,但我们都被牛津的学术气氛感染,都希望自己能像牛津校训那样“在每件事情上追求卓越”,都希望了解西方文化深化对各自学科的了解。

很感谢学校在疫情期间也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我结识了一群优秀的伙伴,也更新了对自我的认知。《挪威的森林》里直子说,“我,一点儿也没做二十岁的准备,挺纳闷的,就像谁从背后硬推给我的一样”,我好像还没做好成长的准备,“我总以为18岁之后是19岁,19岁之后是18岁,20岁永远不会到来”。接触到了完全不同的世界,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就在无声无息中慢慢成长,也许我还没找到属于我的那片森林,但他在那里,我正在不断前进,总有一天我会与他相逢。供稿:李昊文

版权所有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邮编:102488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