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项目
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国际合作 -- 交流项目 -- 正文

牛津学习体会

发布日期:2022-01-06   点击量:

2020年暑假七月二十二日到八月十一日期间我有幸能够与我校臧少虎老师以及其余十九名优秀同学一道共赴英国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参与其暑期项目,这二十天里学到了很多,也有很多感悟,所以也十分感谢这个收集学习心得的安排能够让我把自己心中的万千感想诉诸笔端。

开学典礼合影

在牛津,我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其浓郁的学术气息,每天在我所住公寓一楼的餐厅都会有三两学生和教授在深夜聚集探讨学术问题,要知道这可是在暑假,大多数学生都已没有了正式的课程,可是牛津的学生与老师仍然如平日一般痴迷于学术,醉心钻研。并且牛津大学采取辅导老师、小班教学、讲座学习三种授课方式,其中辅导老师(Tutor)会只负责两三名学生的日常学习课程的进一步教授,他们其实类似于学业助手抑或是导师,是牛津教学体系的灵魂,因为他们是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帮助最大的一股力量。而另外两种授课方式则与我们所熟知的模式相差无几。

这种独特的教学模式使得我不禁思考这种方式是否值得借鉴,抑或是能否成为我校乃至我国大学教学体系的改革方向。另一方面,牛津剑桥等英国老牌名校也在实行一种十分与众不同的学院制安排,以牛津大学为例,其目前一共有39个学院,各个学院之间的专业会有很大重合,一个学院就相当于一个小型大学,各个学院都有Head of House和几个Fellows管理,他们都是各种学术领域的专家,而这些学院管理者又通常是跨学院管理机构——学部的成员这套管理体制使我很自然的联想到了美国联邦政体,各个学院就相当于美国的各个州,其都有自己完整的教育行政体系,而各个学院的管理者又对相当于中央政府的学部负责,这种制度十分独特,拥有其合理的一面,比如牛津就通过设立一个名为万灵学院(All Souls College)的院中之院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该学院每年通过严格的考试从牛津在读学生中严格筛选,选拔出最优秀的几个学生进入学院学习,该学院无论从师资配备、学习环境,还是在科研经费、行政关怀等方面都是其他学院所无法比拟的,进入这个学院学习更像是一种荣誉,用以激励同侪一心向学。但同时另一方面,这种安排也会阻断相同学科师生之间的交流,因为不同学院的学生是不能进行跨院选课的,而这也就使得本来是相同专业的学生与老师由于学院的限制而丧失了很多交流接触的机会,尤其是在牛津这种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中,留给牛津学子进行社会交际的时间的本来就被无限压缩。更严重的是牛津也存在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甚至是种族进行学院接收的迹象,这也使得阶级分化的残酷现实过早的进入到了大学的生活当中……因此这种学院制安排更像是一种由久远祖先留下来的奇特安排,牛津时人无需问为什么,只需问怎么做。面对此景不禁感叹曾几何时甚或是当今之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

课堂作业设计

在英国期间,除了每日阅读《不列颠人》、《英国史》等史学以及社会学著作,我也趁着周末的无课时间同同学们一起到英国的其他地方参观游览,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须论见到的各种风景名胜,更有一种感受愈发强烈久久不能忘怀,尤其是在巴斯游历时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之前在国内时,各种社交媒体都在阐述着同一个观点——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中国的文化具有其不可忽视的独特魅力和优越性。当然至今我也依然坚信这一点,但在英国的见闻却使得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在巴斯的罗马浴场,英国当地的文物保护人员用声光电共同演绎着彼时彼刻在此罗马浴场的盛况,他们甚至通过发掘出的一个石碑,一袋钱币,一尊雕像,一套盔甲去尽情的畅想它们的主人的故事和人生,比如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就通过一块在考古现场出土的献给密涅瓦女神的石碑猜测捐献者是从高卢地区来的商人,其可能在从家乡出发时就向密涅瓦女神许下了愿望而在来到不列颠后他的愿望可能已经实现,于是他便信守承诺向女神献出了一块石碑。当时的介绍人员给出了很多种不同而又奇特的假设使得我们惊叹于其跳脱而又缜密的想象。像这样从一个很小的发掘文物阐发出丰富的历史猜想进而还原当时人们生活风貌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其实这里只是一个因拥有天然温泉口而在罗马时期建立的浴场而已,英国的考古人员却通过这种不太讲究学术严谨而适宜于参观者理解的方式深入发掘每件出土文物的前世今生,使得人们一下子就走进了当时的生活,而罗马浴场也因其高超的文物文化后续开发技术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历史景点。反观国内的很多博物馆其实都在文物的开发介绍方面做的太少,许多精美的文物只是静静的躺在展柜里陪着一个名字,一个编号等待游客的惊鸿一瞥。

用餐合影

同时,英国的许多城镇也十分注重对于建筑的保护。例如牛津和剑桥全镇就尽力以同一种建筑风格进行建设,因此在牛津你可以见到当代的建筑与14、15世纪建造的建筑比肩而立、风格统一而毫无违和之感。这种城镇规划上所展现出来的对于建筑风格统一性的重视也同样值得我们借鉴。中国的大多数城市在建设的时候往往就丢失了这种具有统一独特风格的美感,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水泥森林。而这种差距,抛开中英传统文化的差异不论,其实也是两国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最直接体现和印证。一个正在如日方升,追求着快速的发展和进步,另一个则早已经历了盛衰周期,在往日荣光中细细把每颗徽章擦干洗净。当然这并不是在为我国粗放的文化保护和开发措施辩护,而只是在结合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对于这些问题的客观解释。

结业课程展示

在牛津,更是深刻体会到了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沧桑,这里曾是盛极一时的大英帝国的学术重镇,见证了无数叱咤一时的铁腕政客的初啼,为众多至诚学子照亮了最初的学术梦想,也是千百学术巨擘学术思想成形甚或是发光的涅槃之地。这种积淀无形无色却又无处不在,像是一种风骨影响着历代牛津学子。

当年余秋雨先生晨访牛津,登上圣玛丽教堂的塔顶,俯瞰整个牛津,回想起起源于牛津立学伊始,持续长久并最终促成剑桥建立的的“Town and Gown”之争不禁感慨:“一切高度,都是以遭到围攻的事实来证明的;一切围攻,都是以对被围攻对象的无知为共同特征的;一切无知,都是以昂贵的时间代价来获得救赎的……牛津这个朴素的意译名词,正巧表明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渡口,一切存在,只为了彼岸。”

英国标志建筑

在牛津的最后一天,我登上了余秋雨先生曾登上的高塔,回忆着那篇萦绕心头的《牛津童话》,把栏杆拍遍……环望宏伟古朴而又宁谧端庄的维多利亚式建筑群,我感受到了一种无以言表的渺小感,大概如《登幽州台歌》中的感受类似,只不过这次没有涕下。

回望祖国,新的时代的大幕已然开启,这次游学的经历于我更像是来到曾经辉煌的强者面前取经细看,以图发扬自身,将首个世界帝国的盛衰变换存入心中,使得自己对于当代中国的变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及感悟。

回到学校,新的学期已经开启,学弟学妹也已陆续赶来,于是更加感慨韶华之易逝,也更体会到了钻研学术的责任与乐趣。开始即是永远,现在就在路上,追求真理的路上永远闪烁着人文之光!

牛津大学著名的叹息桥

供稿:郭昱江2017级 经济学2班

版权所有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邮编:102488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