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梓浩,经济学院2018级经济学本科生,保研至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金融随机定价。
科研经历:
1、山东省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的经济领导力》
2、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中国A股上市公司创新指数构建及七大城市群比较分析》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媒体有偏报道动机、行为 与经济后果研究——基于公司治理 的视角”(项目编号:71872157)
4、厦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财务会计软性信息与资本市场”(项目 编号:20720181005)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情境下财务分析师市场角色研究——基于公司治 理的视角”(项目编号:71472161)
6、缅甸宏观经济和区域发展环境分析
7、两篇wp
获奖情况:
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赛区甲组北京一等奖
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国家二等奖
3、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国家三等奖
4、北京市第三十届大学生数学竞赛(经管类)二等奖
5、校二等奖学金(两次)、校一等奖学金(一次)、校三好学生
社会实践:
1、福建省某公司财务部实习
2、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实习
学生工作:经济学院体育部副部长
Q:你如何安排日常的学习时间?有哪些提高效率的小技巧?
A:在日常中保持较为规律的作息,保持一定时间的自习时间。我本身是一个比较不容易自律的人,也不是很厉害,所以有些时候就逼着自己花更多的时间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可以通过设定日常目标提高效率,劳逸结合。
Q:你有哪些坚持并获得成果的自学经历?
A:虽然学起来吃力,但是坚持学数学是使得我成功保研的一个关键因素。(数分、代数、实变、复变)
Q:你是如何确定最终学习的方向的?
A:综合考虑的未来的选择(不读博),以及喜欢的东西(偏数学),选择了该方向。
Q:对于尚处于探索期的学弟学妹们,怎样能更有效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A:我也是从迷茫到清晰。本来以为自己会选择读博(预推免的时候有一个pku的学硕offer,但是考虑了专业性和未来的方向,最终我选择了现在的方向)。后来我觉得我并不喜欢读博(不适合),读博、读书、做学问,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
Q: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规划保研,每个阶段的主要准备重点是什么?
A:我是蛮后面的,其实一直都是双手准备,中间有考虑过考研北大。我认为在前五个学期最重要的就是提高绩点,提高英语成绩,打好经济学专业课基础。我在保研五月份前其实是看完了杰里瑞尼的高级微观和罗默高级宏观的前几章。
Q:关于夏令营的选择、准备与考核,你有哪些经验?
A:首先就是经济学相关的夏令营和预推免,先谈谈入营。几个对经济学院比较友好的学校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今年没人入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学院(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院)。
每个学校都有差不多的排名目标(特别是针对双非学校),先谈一下我自己的入营情况:人大劳人、复旦数院、厦大王亚楠、南大经济学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最后offer:复旦数院、南大国民经济学、北大教育(预推免时电话放弃)
给学弟学妹们的申请意见:做到情绪稳定,由于经管竞争压力大,还有一些不可控因素,可能预期和现实的差距会带来沮丧、不满等情绪,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嘛。
如果有志于经济学科研的优秀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打好经济学专业课基础。
Q:除了优秀的成绩与申请结果,大学生活还带给你哪些收获?
A:学会自己分辨是非,学会调控情绪。学会在非议时往前走。交到了好朋友。
Q:你认为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容易走入的误区?
A:要合理安排学习和科研的时间。要多去自学,多去接触新知识。个人观点是:要有自己的独立兴趣,不要努力错地方了。课堂上的数学只是并不充分,不要骄傲自满,要虚心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