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社科大经济学院新入学的2021级硕士研究生,经济思想史专业的钱玉婕。很荣幸能够作为新生代表站在这里,分享自己的诸多感触,以及对新征程的展望。
虽说今天是开学典礼,但我们已经在小院正式上课一周了。在这七天的时间里,我时时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我接受了自己是名研究生的这个设定呢?”是我痛哭流涕地告别母亲,发现独自一人也能安置好报到和住宿等诸多事宜的时候吗?是我习惯性介绍自己是2017级本科生,然后忙不迭纠正的时刻吗?是我填写学籍卡,在【最后学历】那一栏给“本科”二字郑重其事地划一个对勾的瞬间吗?
上述这一切,似乎都是太过流于表面的回答。若溯洄从之,我对研究生生活的预期,大抵始于去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张琦老师(如今也是我的导师)对我的一句问询。他说:“玉婕,经济思想史搞学术很苦的,你能接受吗?”
是啊,学术很苦的。事实上,哪门学科搞学术不苦呢?钻研细磨、追根究底,这不正是研究生生涯的重要底色吗?既然选择了只身入林,那为什么不投向自己所热爱的那一片天地呢?更何况,我并不是孑然一人。
当老师在课堂上恳切地谈起社科大与社科院的关系,牵着我们直接感受国家脉搏的时候;当小伙伴惶恐地告诉我,她被导师拉进了一个微信群,群里一大半成员都是她论文参考文献作者的时候;当班级见面会上,不同学科背景、数理基础的同学们笑容灿烂地说着与君幸会、多多指教的时候,我便明白,虽然“野竹分青霭,道路阻且长”,但我绝不会“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志趣各异的同学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即将在三高的惊涛骇浪中携手共进;社科大的诸多学者、老师们苦心孤诣,诲人不倦,引我们在苍茫学海中百舸争流。
作为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本科毕业的一名学生,我总是能在各种场合感受到他人的不解:“你,怎么会到社科大来读研呢?”由于个中过程复杂,我总是一笑了之。如今真正踏进这片土地,穿花拂柳于小院儿的幽径中,我终于可以大声地回应那些困惑的目光:因为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社科大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今天,是经济学院的开学典礼,一场庄严的、重要的仪式。它昭示着我们正式开启了研究生生涯,扁舟行于学术的苦海而一往无前,灵魂迈过颟顸的渊薮而不染纤尘。纵使飞湍瀑流,逆折回川,大可不必抚膺坐长叹;纵使烟涛微茫,千岩万转,白鹿青崖亦可访名山;纵使蜀道难行,求索多黑夜,当临绝顶竹杖两芒鞋。
经济经济,经世济民。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无论之前是本校升学还是外地求学,在未来是坚守学界抑或步入业界,经济学院都是我们此刻的起点,也是永远的港湾。在此,用子瞻先生的一句词作结,与大家共勉:“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