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论坛 -- 正文

研创计划 | 经济学院2024年研创计划科学研究项目报告会综述

发布日期:2024-10-12   点击量: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科研育人砥砺深耕

---经济学院2024年研创计划科学研究项目报告会综述---

经济学院于9月20日、9月27日在良乡校区南综合楼党员活动室圆满举办了两场研创计划科学研究项目报告会,本次学术报告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承办,有15项科学研究课题分别进行了精彩的汇报。

报告会第一场现场

报告会第二场现场

本次报告会上,我们邀请了经济学院学生学术委员会傅春杨老师、李彦龙老师、李守皓老师作为点评嘉宾莅临指导。这三位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报告会中展示的科研课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极具价值与前瞻性的建议。他们的宝贵意见不仅为课题的进一步完善指明了方向,也激发了同学们对于经济学领域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与探讨。展现了学院青年教师深耕科研的敬业情怀和渊博的知识。

E37EB

傅春杨老师点评老师点评

D68AE

李彦龙老师点评

1169A8

李守皓老师点评

金才淇同学汇报的论文题为《内陆自贸区设立与企业污染减排——来自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的微观证据》。他介绍了该研究基于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成立十周年的背景,从税调数据出发,将自贸区分为沿海和内陆,利用微观企业层面数据评估内陆自贸区对企业污染减排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以2016年第三批内陆自贸区设立为基期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示,自贸区设立明显抑制了企业污染。随后运用PSM-DID方法进行1:1、1:5匹配回归,均获得良好结果,并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聚焦于内陆自贸区带来的环境效应,验证了制度创新能激励企业减少污染,重构政府与企业关系,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指明方向,同时为全国推广提供经验样板。

李彦龙老师对文章的结构和模型表示认可,针对自贸区和时间节点的选择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并指出处理组选择所产生的内生性问题可以简略说明,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平行趋势检验。李守皓老师提出运用PSM-DID的方法进行基准回归的思路很新颖,同时也可以考虑把PSM-DID作为稳健性检验放于基准回归之后。

194CD9

金才淇同学汇报

胡涛文同学分享的报告题为《支教与人力资本积累》。他首先介绍了选题依据,灵感来源于范子英老师在AER上发表的文章,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通过构建个人出生年份和所在区县两个维度的差异,即区县是否成为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县,以及同一区县内受访者上学年份与支教年份是否重叠,借鉴双重差分计量方法实证考察研究生支教团对个体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结论表明,支教使农村学生终身受教育年限至少提高0.2年。假设1999-2008年间支教团成员享有2011年的补助,每位成员平均可让58位儿童获益,其未来长期收入将提高7.68%。即便考虑推免资格成本,支教项目收益仍远大于成本,投资回报率为44.7%。

李守皓老师对于人力资本的识别问题与胡涛文同学进行探讨,同时站在审稿人的角度对提升文章创新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李彦龙老师则对选题很感兴趣,随后针对DMSP灯光数据的来源和使用方式提出了看法,认为文章结构很不错,对于区县数据的识别方面还有进步空间。

1B2E1A

胡涛文同学汇报

沈美娜同学汇报的题目是《计及碳交易和绿证交易的风火发电权交易竞价博弈》。文章阐述了在全球推进低碳发展和环保战略的背景下,为推进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政府鼓励发电公司通过碳交易与绿证交易,在计划电量分配和市场交易双轨运行条件的同时不改变存量机组电量分配模式,以实现发电资源的再分配,并使双方都获得合理的收益补偿。文章在双边协商交易模式下,利用鲁宾斯坦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构建了交易双方之间的增量利润分配模型,对交易双方的报价及利润分配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将碳交易和绿证交易引入风火发电权交易中,构建组合交易收益模型,分析三者对交易双方最终收益的影响,提出新的激励机制,以提高发电企业参与发电权交易的积极性,并促进风电消纳。最后,研究发现将碳交易及绿证交易引入到发电权交易之后,交易双方获得的收益均高于交易前的收益,并且在节能减排的同时促进了风电消纳,且贴现因子只影响交易双方进行发电权交易的收益,不影响双方通过碳交易及绿证交易获取的收益。

李守皓老师首先对文章的选题和研究方法表达了肯定,并针对贴现因子的问题和风电与火电消纳结果与沈美娜同学进行交流,并提出最终的收益结果还需要进一步讨论。李彦龙老师则肯定了文章使用的博弈论模型,并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2F5FA4

沈美娜同学汇报

冯卓同学分享的是《中国非金融企业的“脱实向虚”现象及其治理研究》。汇报的研究题目共计由三篇论文共同组成,文章的选题基于企业投资决策理论,主要在实体经济和虚体经济的二元框架下进行的,经济中的货币既可以用于实物资产投资也可以用于金融资产投资,在这种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逐渐提高的情况下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向金融资产。报告第一部分讲述了中国非金融企业的“脱实向虚”导致实体投资和固定资产收益下降,以及金融资产收益率上升,导致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背离现象,随后解释了中国的“脱实向虚”现象是由于金融渠道的收益占比过高,由此加剧的金融资产风险错配收益错配导致的;第二部分讲述了非金融企业的“脱实向虚” 如何去治理,我国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主要就是减税政策,其可以显著促进实体经济投资。而货币政策是对金融资产投资进行抑制作用,从而促进实际投资。

李彦龙老师肯定了文章的工作量,然后针对文章所展示的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占总资产之比与实际利率呈现的“U型”关系指出:企业现金持有占总资产比重与其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二者大致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化模式。这样,从此时的实际利率临界水平出发,实际利率无论下降还是上升,都会导致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提高,企业的现金持有比重下降,并提出应该对对称轴左侧右侧的样本做一个着重的分析。

2ABF50

冯卓同学汇报

崔琳昊同学探讨的是《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测度》。文章以绿色发展为核心,力图在使用更少的资源和控制污染的条件下达到最优经济、社会产出,要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改善的多赢。主要通过城市增长质量水平核算、绿色生物水平核算、资源利用水平核算、环境质量水平核算等两个维度、8个领域、12个指标对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核算。最后得出结论:东中西北四大经济区域间仍存在着一定差异,但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的产出差异是在逐渐地缩小的并且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水平也是在逐步地升高。同时城市绿色发展中的数字经济通过集聚效应和结构效应可以通过提升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李彦龙老师肯定了文章的工作量和研究范式,并指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核算对分析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E1089

崔琳昊同学汇报

徐藜洋同学汇报的题目是《双循环视角下社会资本、农业技术培训与农民劳动时间分配决策——基于Heckman处理效应模型》。文章从研究背景出发,分三个部分进行研究:①社会资本和农业技术培训与农民劳动时间(在农业部门和在非农部门)分配决策之间的关系。②社会资本和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民的农业劳动时间和非农劳动时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③ Heckman 处理效应模型检验社会资本和农业技术培训的因果性影响。文章通过理论研究模型揭示了农业技术培训通过提高农业收入从而提高农民在农业部门劳动时间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也证明了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民的农业劳动时间有统计上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也从理论上证明了农民的社会资本水平的上升能提高其在非农部门的工资从而提高在非农部门的工作意愿或时间,但农民对劳动力相对价格的信号反应不敏感,暗示了非价格方面的差异是影响农业部门劳动时间和非农部门劳动时间的更重要因素。李守皓老师肯定了研究的意义,但同时也指出文章需要进一步区分回不回农村定居和区分乡镇企业的问题,认为回农村定居跟农民劳动时间分配和农业技术联系不够密切。而且农业的生产率和个体户农民的生产率没有进一步解释清楚,文章还可以进一步探索。李彦龙老师则指出文章仅选用CFPS 2016年一年的数据可能不具有太大的代表性,并且Heckman 处理效应模型直接用作基准回归比较少见,其假设过于强,可以考虑选用OLS做基准回归再采用Heckman模型。

2B5AC9

徐藜洋同学汇报

段全伟同学汇报的题目是《数字普惠金融对财富不平等的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一直在提倡共同富裕、减少贫困差距,消除金融排斥、缓解信贷歧视和实践减贫增收在中国显得愈发重要。而实现这个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解决财富不平等,而数字金融有着这个交易成本更低、服务效率更高、金融覆盖面更广的一个特点。研究主要是基于数字行为金融与CFPS包括CHFS的一个匹配数据,并利用蚂蚁财富的提供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居民财富的数据讨论了县域经济内数字普惠金融对财务平等影响。文章得出结论: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改善财富不平等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并通过异质性分析,说明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数字普惠金融起步得早,而且发展快、水平高,贫困群体更能够享受到金融资源,因而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减少东部地区的财富不平等有显著的影响,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比较慢,所以并没有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改善财富不平等证据。

李彦龙老师首先肯定了文章的结论,但同时指出在县域经济内蚂蚁财富的数据代表性存在一定问题,将数据运用于更微观的层面效果会更好。异质性的分析非常出色,东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高,数字普惠金融的效果好。目前研究前沿更多集中于南北差异,如果将异质性分析划分为南北而非东西会有更好的结果,可以从淘宝村的基准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来支撑文章。

25F1AF

段全伟同学汇报

薛冰清首先分享了《基于异质性微观市场结构的汇率决定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文章主要研究汇率波动规律和美元资产的投资策略。该文引入投资者异质信息、异质信念、异质财富和有限理性假设,依据投资者的预期差异和财富差异对投资者进行连续型分类,构建了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为基础、投资者群体之间交互作用为特征的汇率决定模型和财富演化模型。从该模型的财富更新方程可以看出,异质性可视作市场的风险因素,最优投资组合的收益不仅依赖于债券利率和汇率波动风险,而且依赖于投资者群体的异质性结构。部分超额收益率是投资者的异质性造成的,异质性代理人模型对超额收益率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李守皓老师指出文章没有考虑摩擦因素,可以进一步完善。傅春杨老师提出缺乏相关数据识别,建议后续完善。

28EF82

薛冰清同学汇报

宋雅馨同学分享的报告题目是《《孔門理財學》的架構:構建中國經濟學的早期探索》。文章主要思想为,对构建中国经济学的一次尝试,探索指导国家发展的理论基础,对经济学和各学科关系进行探讨,并分析从孔子哲学中展开的经济伦理基础。构建中国经济学不需要从最底层开始构建,可以吸纳西方的概念、方法体系等,需要找出中国不同的地方,重提假设,并最终推广到全世界。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应系统化、理论化政策中的经济思想,将实践和理论结合,从跨学科特点和世界视角,关注世界性问题,采用国际通行话语体系并引入、应用、发展外国有效经济分析工具。

傅春杨老师指出文中“社会级差”一词中有错别字,“实践补充理论”的说法不妥。傅老师提问到这本书与同时期其他书籍文献的相关内容是否有联系。作者回答,孔子在清末受抨击,一些大家对其做出负面评价。

28EF82

宋雅馨同学汇报

张午敏同学汇报的题目是《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性别工资差距最新趋势研究》。文章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工资Mincer方程,将男性和女性的样本进行合并分析,估计劳动力市场以对数形式表示的工资的决定机制。使用内生转换模型捕捉婚姻和子女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最后,得出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工资差距依然存在,且近年来有扩大的趋势的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加强生育、照顾和教育的社会支持政策;促进男性参与育儿,减少性别差异;降低女性生产率损失,倡导性别平等的企业文化和社会氛围,利用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李彦龙老师提出建议,本文题目中表明是最新趋势研究,但数据选取年份为2013-2018年,需要进一步获得更新的数据,并指出实证方法部分的公式问题,建议z和x的变量区别应该在文章中进行简单阐述。傅春杨老师鼓励学生加强写作训练,计量之前的内容冗长可考虑精简。

23A0B1

张午敏同学汇报

胡植尧同学汇报的题目是《The Show Must Go On:Understanding Impact of Widowhood on the Utiliz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数据,采用交错差分法模型研究丧偶对中老年人利用保健服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丧偶的中老年人成为住院患者的概率较大,但未观察到成为门诊患者的影响。具体来说,丧偶后,住院的可能性、次数和住院时间增加了,平均分别为5.5%、4.8%和8.7%,平均自付和总额住院费用分别增长40.4%和44.2%。相比之下,门诊利用率保持稳定。机制分析表明,这些发现是由于与有规律的健康干预和丧偶妇女服药时间表的依从性下降。

李守皓老师对文章给予肯定,从丰富did结构角度提出宝贵建议。李彦龙老师指出文章核心因变量太多,可进一步考虑。傅春杨老师建议拓展本文的政策评估以及实践影响。

2197E7

胡植尧同学汇报

赵鑫同学分享的报告题目是《教育扩张改善了收入不平等吗?》。文章研究背景为,由于我国不同群体间的教育获得、教育质量存在差异,从而使得教育扩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着复杂性与波动性。基于以上背景,利用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调查数据(CLUS3与CULS4),通过观察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及其教育回报在不同群体间的分布与变化,探究2010年到2016年间教育扩张发展对于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教育扩张扩大了高等教育群体规模,但分群体来看,大专学历群体、低分位点上本科以上群体,并未获得与其学历相匹配的收入,而这部分群体也更可能是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群体,从而影响了以扩大高等教育群体占比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有效作用,不利于改善收入差距。

李彦龙老师指出实证分析中有一处的方程估计的结果与本文无较大关联,建议完善回归方程。并提问如何寻找内生性检验的工具变量。傅春杨老师对基尼系数的拆分提出建议。

28EF82

赵鑫同学汇报

李门科同学汇报的题目是《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分析——以我国三大城市群为例》。目前已完成数据整理、实证模型建立(包括基准回归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分析等工作。文章使用Probit模型作为基准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得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吸引服务业劳动力流入的结论。未来将继续完成稳健性检验内容,包括收集腾讯研究院编制的中国“互联网 +”数字经济指数并替代解释变量进行回归等;并完成内生性检验部分内容,“智慧城市”试点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期DID方法识别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劳动力流动的因果关系;考虑增加研究内容,包括劳动力收入水平、劳动力配置效率、劳动力流动门槛等方向;以及完成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内容。

李彦龙老师首先指出文章实证部分结构为基准回归和调节效应,内容较少,建议补充稳健性检验等内容,其次实证方面提出,Probit基准回归方程要注意公式规范,调节效应可以改为异质性分析,Logit和Probit模型的系数不能直接比较等问题,并对不同城市群如何进行比较提出建议。

28EF82

李门科同学汇报

李雨晨同学的汇报聚焦《全球数字鸿沟对数字贸易影响的研究》,基于2000-2020年47国数据,探讨数字贸易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下,国际贸易格局的变革及加剧的数字鸿沟现象。研究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数字贸易规模差距的成因及影响,运用熵权法测算指标,构建并检验扩展贸易引力模型,从行业与贸易对象角度进行异质性分析,最终结论为全球数字鸿沟对数字贸易具有抑制作用

李守皓老师提问了数字贸易和鸿沟的具体定义,并提出修改意见。李彦龙老师对文章中样本选取以及数据的剔除提出疑问,并提问了本文的基准回归采用泊松伪最大似然估计的原因,进一步指出本文的模型采用内生性检验不恰当,建议更换检验方法。

28EF82

李雨晨同学汇报

刘洺赫同学的汇报题为《互联网行业反垄断规则的组态分析》,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从市场竞争者数量、头部企业数量和用户粘性等方面分析互联网市场竞争状况。研究发现,市场竞争状况对判别市场结构与支配地位至关重要。在分层式垄断结构下,头部企业数量与市场竞争状况相关,竞争不充分时,头部企业更易占据支配地位,引发更严格的司法或行政规制。同时,互联网行业依赖用户规模和流量获利,追求高用户粘性和锁定效应,因此用户粘性和转移成本成为规制的重要考量因素。在3Q大战的市场支配地位认定中,产品的替代性分析,包括质量、数量、先发优势和文化特征,是首要考虑因素。

李彦龙老师赞扬本文的选题十分新颖,但由于本文的交叉方向,可能会在投稿过程中遇到困难。傅春杨老师对论文后续修改方向和投稿期刊方向提出建议。

269766

刘洺赫同学汇报

行稳而致远,深耕待秋来。科研项目是青年学子绽放智慧火花、锤炼内在能力、拓宽知识疆界的璀璨舞台。经济学院将矢志不渝,科研育人,引领学子们以卓越之姿在经济学的智慧瀚海中扬帆远航。

摄影丨研究生团总支宣传部王金秀

研究生团总支宣传部张紫源

文案丨研究生团总支宣传部黄琪

研究生团总支宣传部刘昕

排版丨研究生团总支宣传部张紫源

版权所有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邮编:102488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