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青苗
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术科研 -- 香樟青苗 -- 正文

香樟简报:杜创《 声誉基础上的企业理论》

发布日期:2021-07-30   点击量:

杜创,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微观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专家库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企业理论、互联网经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声誉、市场竞争与管制》、《互联网新业态新组织模式研究》、《互联网+医疗/教育:商业模式、竞争与监管》等专著多部。拥有丰富的政策研究和实地调研经验,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委托政策研究课题多项。

2021年7月22日下午18时30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杜创老师受邀作为第四届香樟青苗授课教师,围绕“声誉基础上的企业理论”发表主题讲座,本次课程助教为王一平,第四届“香樟青苗计划”暑期培训班成员参加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旨在介绍声誉基础上的企业理论,并通过对企业理论的梳理定位声誉基础上的企业理论的研究潜力,课程脉络主要按照简要梳理企业理论-引入经典文献-结合杜创老师自己的研究论文思路引发思考进行。课程伊始,杜老师以三个经典问题(为什么企业会存在?企业的功能是什么?什么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引出了企业的概念,阐释了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给出的答案——市场运用价格机制会产生交易成本,所以会有企业存在。杜老师将企业理论的主线梳理到一个四象限图内,第一个阶段的不完全契约理论是为了解决不可定约性问题;第二个阶段的企业激励机制理论主要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三个阶段声誉基础上的企业理论的发展是因为不可定约性和信息不对称同时存在。杜老师简要总结了对企业理论主线的梳理——理论发展脉络总是如此,从简单到复杂,现在的声誉机制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第二部分,杜老师以经典文献的梳理为主,着重介绍了声誉基础上的企业理论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重点演化。杜老师先举出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两个现象——在景区或者在高铁站时,我们都更倾向于选择去连锁店消费,或者说对于连锁企业会有更高的信任;合伙制企业(会计、律师事务所)通常将个人名誉/技能视为重要变量。这些现象都在证明Goodwill是具有价值的,它可以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存在,我们可以称之为“商誉”,这种商誉进一步可以阐释为企业的交易价格和企业的有形资产价值之差。基于我们对这种现象的观察和认知,杜老师开始引入学术上的相关研究。Kreps(1990)提出一个经典模型,A作为一个消费者存在,B作为一个潜在厂商存在,A可以选择是否信任B,如果不信任,那么A和B都不会获得收益,如果A选择信任,那么B开始做出选择,是Work还是Shirk,如果B选择Work,那么A可以获得收益h(h>0),B获得收益v-c(c为B选择work付出的成本,c>0,v-c>0),如果B选择Shirk,那么A所得为-h,B获得收益v。在这个博弈中,如果A和B在有限次重复博弈,那么他们都不会选择合作,但如果博弈情形变为无限次重复博弈,A就会采取触发策略。Kreps据此提出企业其实是声誉的载体,因而B可以选择成为一个把单次博弈转为无穷次博弈的装置,这会敦促B有激励选择work。Tadelis(1999)在Kreps研究的基础上,将视角转向逆向选择问题,更新了关键假设和结论;Tadelis(2002)在自己1999年研究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信号传递机制,进一步更新了结论。Cai and Obara(2009)进一步在生产中加入了不确定性,讨论出在声誉机制存在的情况下,企业合并会削弱其声誉机制建立的激励。Dana and Fong(2011)进一步将结论补充为企业维持声誉的动机在双寡头市场上是最高的。

第三部分,杜老师在分享完主要文献研究结论后,引入自己的研究论文(杜创,2020),通过一个模型设定证明出在声誉机制发挥作用时,双寡头市场的均衡高于垄断市场的均衡,并将这个模型应用于我国国有企业重组问题,市场声誉机制在确保产品质量中的作用值得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型国有企业重组需要考虑重组对市场结构进而对产品质量和声誉机制的影响。基于研究结论的基本建议是分拆与整合各有利弊,横向合并大型国有企业也不一定总是最优选择。

至此,杜创老师结束了本次讲座的主要讲授内容,进入了师生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声誉机制基础上的企业理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杜老师耐心、热情地解答大家的疑问,鼓励大家加强理论学习,能够关注到声誉机制在企业理论中的应用并提出自己的研究与思考,并欢迎大家随时与他交流。讲座至此圆满结束。

感谢杜创老师为青苗学子带来如此精彩的讲座,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知识面。希望“香樟青苗计划”学员能在本次学习中有所收获。

                       文案:魏兴华(兰州大学)

版权所有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邮编:102488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