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香樟青苗 | 第八届“香樟青苗计划”开班仪式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5-07-22   点击量:

与会人员合影

2025年7月20日,第八届“香樟青苗计划”暑期学校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隆重开幕。出席此次活动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海舰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微微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郑世林研究员。开班仪式由香樟青苗助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邢干主持。

会议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刑干

王微微教授发表开班致辞,向参与第八届“香樟青苗计划”的全体学员致以诚挚欢迎,并对筹办本次活动的合作单位表示感谢。同时,她追溯了香樟暑校的起源,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经济学院的历史与发展进程、学科建设情况。此外,王微微教授对学员们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予以高度认可,并鼓励大家在后续学习过程中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充分利用香樟暑校这一宝贵平台。最后,她期望香樟暑校能够成为更多青年学者与研究团队深入交流的学术平台,激励学员们持续探索,为我国学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微微教授

香樟经济学术平台主要发起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郑世林研究员发表致辞。他首先回顾了香樟经济学术圈的发展历程:该平台源于其博士就读期间发起的学术交流需求,旨在向优秀的同行学者请教学习与研究中的难题,促进交流互助、分享学术资源、碰撞学术思想。从最初的QQ群、微信群等线上交流,到2014年群友们于江西财经大学首次以论坛形式线下相聚,再到如今成为国内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平台,郑老师用轻松活泼的语调勾勒出了“香樟经济学术圈”的“来时路”。其次,郑老师介绍了平台秉持的“分享、低调、创新”学术理念(原为“草根、分享、低调、创新”):“分享”即秉持无私公益精神,以“小索取”创造“大社会价值”;“低调”强调保持谦逊的求学与研究态度;“创新”则鼓励突破思维桎梏,持续学习新理论与方法。最后,结合香樟青苗暑校的办学历程,郑老师希望每位“香樟小青苗”都能够在接下来的32场高质量学术讲座中有所思、有所获,以开放的心态潜心做学术研究,未来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优秀学者,为中国经济学研究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郑世林研究员

学员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本科生李紫菡同学、厦门大学硕士生郑酌基同学、浙江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浙江研究院博士生安淑真同学、第八届香樟青苗助教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毕多多同学分别发言。他们结合自己在香樟青苗计划和香樟经济学术平台的学习经历,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积累和科研能力成长的感悟,并向香樟学术平台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他们呼吁同学们珍惜宝贵的学习资源和机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讲座交流,将个人兴趣与科研报国的志向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

学员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本科生李紫菡

学员代表:厦门大学硕士生郑酌基

学员代表:浙江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浙江研究院博士生安淑真

助教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毕多多

全体人员合影之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海舰教授为同学们带来特别讲座:“数智时代理论范式转型——基于生产要素的视角”。李海舰教授首先针对该演讲前言的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关键词汇(数智时代、经济理论、范式转型)、研究视角(生产要素)、基本框架、重要意图和终极目标。其次,李海舰教授针对进入数智经济时代的结果与进展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随后,李海舰教授针对为什么进行经济理论范式转换的问题,从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的常态、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加入了价值创造、广义要素的传统性认知发生重大改变等三个层面进行了解读。最后,围绕“点—线—面—体”(要素—企业—产业—经济)四个方面做简要总结。此外,李海舰教授向本期所有香樟学员表示真挚的祝贺,并希望大家发扬“分享、低调、创新”的香樟精神,借助香樟平台,本科生能够有所“制造”、硕士生能够有所“锻造”、博士生能够有所“创造”,做有知识、有能力、有情怀、有格局的人,从而改变社会,进而改变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海舰研究员

在热烈的氛围中,第八届“香樟青苗计划”开班仪式圆满落幕。秉持着“分享、低调、创新”的精神,“香樟青苗计划”致力于传播经济学研究思想和方法,激发青年学子投身于科学研究的热情。期待各位老师带来的学术盛宴,更愿青苗学子在此次宝贵的求学之旅中启迪新知、收获成长,开启属于自己的学术新篇章!

学员听会现场


版权所有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邮编:102488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