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0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张斌教授应邀香樟青苗线上讲座,讲授“数字经济时代的税制改革”。香樟经济学圈学者、第三期香樟青苗计划入选学员参加了本次讲座。
张斌,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税收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国家税务总局特邀税收评论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财政税收理论与政策。科研成果包括已出版著作四部,教材一部,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约百篇,撰写的研究报告多次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决策信息一、二、三等奖。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第二十三次集中学习讲解稿撰写组成员。
讲座由三个部分组成:税收与税收学、税制变迁与税制改革以及数字经济相关税收问题。在第一部分中,张斌教授首先从政府收入和国家税收的关系出发,论述赋税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政府收入根据其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基于暴力的收入、基于政治权力的收入和基于所有权的收入,而税收来源于国家诞生之初便已经存在的政治权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中提到“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欧阳修、宋祁撰所著《新唐书》中也有“财赋者,邦国大事,而生人之喉命,天下治乱重轻系焉”。这些记述共同说明了税收在政府运转和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些人认为经济学不讲道德,考察的是人类在约束条件下的理性行为;而财政学研究由政治决策程序决定的资源配置方式,其中包括了道德因素、意识形态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因此,税收是文明的对价,税收学研究致力于为中国税收制度的持续完善、税收法制的推进、税收管理现代化以及税收文明的进步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与政策选择。
随后,张斌教授简要介绍了税制变迁的过程和税制改革的方向。在最初的三方博弈模型中存在政府、征税代理人(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三个参与人。虽然政府已经确定名义税制,但征税代理人和纳税人的策略行为导致新的实际税率的形成,名义税制名存实亡。四方博弈模型用来说明代议民主制下税制变迁的过程。与三方博弈不同的是纳税人不仅可以向纳税代理人提供政治租金,也可以选择代表进入立法机关,对名义税率的设定产生影响。五方博弈模型则将司法机关的监督权考虑在内,此时法院可以判定行政法规是否适用,防止立法机关滥用权力。总的来说,税制变迁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体现了改革依托的政治架构的演变过程。最后,张斌教授以图表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各项税收占GDP比重的国际比较以及G7国家再分配前后基尼系数的变化,以此说明减少税收和维持社会福利支出彼此冲突,最终带来国家债务的长期化,这也是财政赤字货币化和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内在原因。
最后,针对当下热议的“数字经济”,张斌教授向大家分享了他关于数字经济对传统税收制度冲击的思考。在数字经济时代,生产组织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工业社会基础上的复合税收体系也受到剧烈冲击。在传统税制方面,生产要素组织方式重构、新兴商业模式诞生以及虚拟货币兴起对税收征管形成巨大挑战。生产者和消费者空间距离的扩大也对政府间财政关系产生影响。
同时,在国际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重大实体存在”却又能广泛参与不同“税收管辖区”经济活动的大型网络平台也无法在常设机构原则下得到妥善处理。张斌教授认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冲击必将呼唤出一系列颠覆式、重构式的税制变革,而当下中美都处于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中,中国是否能够率先实现制度创新并建立起新的国家治理体系结构,这对中美竞争和人类未来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分享结束后,张斌教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关于“纳税人议价能力”“数字经济时代逃税漏税现象”等方面的问题。经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数字经济时代下税制改革的前沿方向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体会,讲座在同学们的感谢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