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拾锦工作坊第四期暨棠棣读书会第九期在线上和线下研教楼201举办,本次专题活动将目光聚焦于全球经济领域的璀璨明珠——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2023级博士生梅建昊主持。活动邀请到经济学院2023级博士生黄锦儿、2024级博士生付亚鹏和2024级硕士生郭建担任主讲人,主讲内容分别为《The Colonial Origins of Comparative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专制和民主的经济起源》和《国家为什么会失败》。2023级硕士生王琬婷、2023级本科生李欣益和2023级硕士生王云娜担任评论人。
主持人梅建昊先阐述了这次专题活动的意义,然后对本次参会的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今天专题活动的主讲人与评论人做了简单介绍。
【拾锦工作坊第四期·鉴文】
黄锦儿分享《The Colonial Origins of Comparative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她首先指出本篇文章的回归方法并不复杂,独特之处在于其工具变量的选择,并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讲解,阐述了殖民活动对殖民地发展路径的影响,以及不同宗主国留下的不同遗产,进而引出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估计制度对经济绩效的作用。紧接着黄锦儿根据文章脉络依次讲述了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数据、实证分析与结果、结论,指出该论文的主题为长期历史制度与当下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为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政策;不同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巨大,而这种差距可能与其历史上的殖民经历有关;作者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殖民政策如何影响殖民地的制度发展,进而影响当下的经济绩效并且论文利用欧洲殖民者死亡率的差异作为工具变量,估算了制度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发育水平是人均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即使排除了某些特定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或地区(如非洲),这一相关性仍然显著。
评论人王琬婷围绕该文章的花絮和细节进行补充,她首先指出这篇文章是阿西莫格卢很有地位的一篇论文,引用量高达18641次。其次,王琬婷特别提到这篇文章的两个争议点:一是很难区分究竟是制度还是地理性的流行病分布决定了经济增长;二是数据的有效性。最后,她展示了引用这篇文章的国内研究主要领域分布,并结合课堂思考对文章的细节进行了一些解释。
【棠棣读书会第九期】
付亚鹏分享《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专制和民主的经济起源》。他从书名入手,解释了为什么该著作认为民主与非民主都是一种经济行为,类似于经济学里商品的选择,政治属性没有那么强。同时,本书为分析民主的创建和巩固开发了一个框架,书中先将人群分为权贵和平民这两个群体,假设只存在这两个群体,并提出大部分民主制度都是由权贵制定的。不同群体倾向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因为不同制度分配权力和资源不同,因此大多数平民都更喜欢民主,但大部分权贵更喜欢非民主。当不平等程度最高时,平民可以威胁社会或爆发革命,当镇压成本足够高且让步承诺不可信时,权贵便不得不建立民主,当权贵没有足够的动机来推翻民主时,民主便会巩固。接着付亚鹏同学以英国、阿根廷、新加坡和南非这四个国家举例,介绍了四种政治发展的道路,说明“民主化”与“巩固”这两个过程同样重要。随后他介绍了书中的模型设计、如何用模型来表达两种制度在两个群体之间是如何选择的、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作用。
评论人李欣益结合自身学习经验谈了谈自己的理解,通过以新加坡、韩国和1994年前的南非举例,他认为不平等与民主化的倒U型关系在最平等的社会中,革命和社会动荡对民众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者不存在对非民主体系的挑战。
郭建分享《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在正式讲解之前,郭建提出了一个学术上的共识——非一元决定论,即对于不同时空出现的类似结果,不能将之归于单一因素、过于简单且一概而论的理论,不能以一个要素去解释整体发展的所有方面,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视野之下。郭建同学首先归纳了本书的核心观点:国家发展的失败,不是因为国家人种的劣等,不是因为国家的地理条件与资源禀赋差,也不是因为国民性与文化问题,甚至都不是因为领导人短视或政策的失误,而是缘于其失败的制度,是该国的经济与政治制度不具备足够的包容性,无法在全社会创造良好的经济激励,无法在推动持续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发展成果在全社会的共享。随后他讲解了包容型制度与榨取式制度,通过美国、墨西哥、英国家、南美国家和非洲国家等案例,分析了制度之间的联系与发展路径、以及不同制度致使的不同国家发展走向。最后,结合历史和现实条件,郭同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批判与反思。
评论人王云娜同学结合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结合书籍创作背景和历史实际,她对包容型制度的现实进行了辨析,并提出关键问题:包容型制度是否能够提供辩护的有效性。
自由讨论的环节,同学们结合自身的所学所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问题。比如这些著作与彭慕兰的《大分流》在解释发展道路的异同上有何区别与联系;或者包容型制度与掠夺式制度是如何分化和演变的;也有同学认为《国家为什么失败》这本书简化了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复杂性,忽视了文化、社会结构、国际环境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该框架也未能充分解释一些国家在制度相似的情况下经济发展表现差异的原因等等。
拾锦工作坊第四期暨棠棣读书会第九期在同学们的讨论声中圆满结束!